支撑剂的圆球度会受原料特性、生产工艺、后处理过程以及运输储存条件等因素影响,具体如下:
原料特性
矿物组成:不同矿物成分的原料对支撑剂圆球度影响各异。以铝矾土为原料生产人造陶粒支撑剂时,若铝矾土中氧化铝含量高且杂质少,在高温烧结过程中,物料能更均匀地熔融、成型,易形成圆球度高的支撑剂颗粒。
颗粒形状与粒度分布:原料本身的颗粒形状和粒度分布会影响支撑剂的圆球度。若原料颗粒形状不规则、大小差异大,在加工过程中难以形成均匀的球形颗粒。如天 然石英砂作支撑剂时,若原始砂粒形状不规则,后续加工中虽可改善但难以达到高圆球度。
生产工艺
成型方式:不同成型方式对支撑剂圆球度影响明显。喷雾干燥成型法可使物料在干燥过程中形成近似球形的颗粒,所得支撑剂圆球度较高。相比之下,机械造粒法可能因机械力作用不均匀,使颗粒形状不规则,圆球度较低。
烧结温度与时间:在支撑剂生产的烧结环节,温度和时间是关键因素。适宜的高温能使原料充分熔融、流动,利于颗粒球化。温度过低,原料无法充分熔融,颗粒难以形成球形;温度过高或烧结时间过长,颗粒可能过度熔融、粘连,影响圆球度。
搅拌速度与时间:在原料混合和反应过程中,搅拌速度和时间对圆球度有重要作用。适当的搅拌能使物料混合均匀,反应充分,有利于形成球形颗粒。搅拌速度过快或时间过长,可能会破坏已形成的球形颗粒,降低圆球度。
后处理过程
筛分与分级:支撑剂生产后的筛分与分级过程,若操作不当会影响圆球度。筛网的目数和精度决定了筛选出的支撑剂颗粒大小和形状的均匀性。若筛网目数不准确或分级设备精度低,可能会将非球形颗粒与球形颗粒混在一起,降低整体圆球度。
表面处理:对支撑剂进行表面处理,如涂覆树脂等,处理工艺和参数会影响圆球度。若涂覆过程中树脂分布不均匀,或涂覆后处理不当,可能会使颗粒表面不光滑,甚至改变颗粒形状,降低圆球度。
运输储存条件
装卸方式:在支撑剂的运输装卸过程中,粗暴的装卸方式会使支撑剂颗粒相互碰撞、摩擦,导致颗粒破碎或变形,影响圆球度。如采用抛洒、摔落等方式装卸,会使颗粒受损,降低圆球度。
储存环境:储存环境潮湿、有腐蚀性气体等,可能会使支撑剂颗粒表面发生化学反应或物理变化,影响圆球度。如在潮湿环境中,部分支撑剂颗粒可能会发生结块、粘连现象,破坏颗粒的球形结构。